1
揭开高血压的神秘面纱
首先,什么是血压?
血压即心脏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理想的血压值应/80mmHg。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血压并非一成不变!
白天血压高,夜晚血压低。
那么,高血压呢?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症状
●●●
头痛和高血压
头痛,大概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症状」了,不过,头痛的原因非常多,除非血压非常高(高于/mmHg),发生了高血压急症。如果血压只是比正常高一点,头痛可能不是高血压引起的。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在高血压病人中,头痛的比例并不高于其它人群,甚至比一般人经常头痛的比例还要低。还有另一项调查发现,脉压高的人(量血压时两个数的差值),反而比脉压正常的人更少发生头痛。
至于根据头痛来判断高血压严不严重,不太靠谱。
●●●
头晕和高血压
头晕也可能不是高血压的问题,但当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的头晕,一定要重视。如果头晕的同时,还有说话不清楚、动作不协调,很可能是中风的早期征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等头晕厉害了,大脑也被高血压伤得很重了。这时候再控制血压,就有点晚了。
●●●
眼睛红和高血压
眼睛出血和充血就会出现眼睛发红,有些高血压病人就会出现眼睛发红的情况,尤其是血压升高的很明显时。
但眼睛红不代表有高血压,也不反映高血压严重程度。
与眼睛红相比,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的是:有没有看不清楚东西的情况。
眼睛受损,除了眼红这种表面表现之外,视网膜的损伤往往更严重,更不易察觉。血压持续升高会伤害视网膜供血的血管,导致视网膜发生病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看东西不清楚。
所以,高血压病人一旦发现自己突然看东西不清楚,往往是血压急剧升高,发生高血压急症的表现,医院。
●●●
流鼻血和高血压
跟头痛一样,其实流鼻血也不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流鼻血是因为鼻粘膜的血管破裂、出血,其原因非常多,而血压的影响非常非常小。
流鼻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空气太干燥,尤其是开暖气、空调的室内;其次是不当的擤鼻涕,或者是鼻部的疾病鼻息肉、鼻炎;还有全身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等。
如果服用抗血栓的药物,也可能增加流鼻血的风险,比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确实,高血压患者在疾病初期,或者发生高血压急症时,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如果频繁流鼻血了,就医院就诊,不要简单归咎到高血压身上,以免耽误治疗。
●●●
脸红和高血压
日晒、天气冷、吃辣、喝酒、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会导致脸部血管扩张,进而导致脸红。不过,高血压和脸红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过,有些降压药可能导致脸部发红,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朋友,有脸部发红的话,可以联系医生,调整降压药物。
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都是有严格标准的,而且现在量血压越来越容易。
因此,当你怀疑自己血压高时,与其提心吊胆地分析症状,猜来猜去,还不如去量个血压更方便。
2
高血压是何以“找上门”的?
基因给枪上膛,环境扣下扳机。
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摄盐过多、超重或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有高血压家族史、大于55岁男性及更年期后的女性等。
接近80%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而先天性遗传因素导致的高血压仅仅占20%。
也就是说,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同一家庭内多人发病的情况是常见的。
我国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①高钠、低钾膳食:钠盐摄入6g/d属过量;WHO推荐的钾摄入量为3.51g/d(我国人群为1.89g/d);
②超重/肥胖: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3倍;
③其他:吸烟酗酒、精神长期高度紧张、高血压家庭史等。
3
高血压如何刷“存在感”?
高血压加重患者的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肾和靶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外周血管病、眼底病,而且这些症状有“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一旦发生就后果严重。
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年龄逐渐年轻化,长期瘫痪卧床和英年早逝者的数量正在增加。
4
如何“丑拒”高血压?
首先明确一点,高血压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合理手段以控制并延缓病情。只要按时按量吃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使其不对日常生活产生过大影响。只要控制的好,您与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
血压水平受饮食、睡眠、情绪(生气时飙高血压)、环境、肥胖等因素影响,如同跷跷板血压升高降低,但仍在一定维度之内。治疗目的是维持血压正常水平,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人体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可以在一定限度内维持血压正常水平。
简而言之,高血压治疗的建议如下:
1、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应长期坚持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至于控制体重,减肥不如“防肥”,已超重肥胖者要科学减肥。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
减少钠盐摄入入
1
高血压患者的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也就是说一天的食盐量不宜超过一啤酒瓶盖。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隐性盐的摄入,一些调味料如酱油、味精也是含钠盐的,正所谓“三勺味精一勺盐”,15ml酱油相当于一勺盐。同样的,腌制品、卤味、酱鸭等都是含盐量高的食物,这些食物中的钠盐全都要计算到一天的盐量中。
增加钾的摄入入
2
人体内钾、钠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钾高就会钠低,钾钠比例至少1.5:1,故应增加实用含钾高的食物,如菠菜、香蕉、木耳、猕猴桃等。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入
3
减少食用含脂肪高的猪肉,可适当增加食用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
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质
4
蛋白质质量依次为:奶、蛋、鱼、虾、鸡、鸭、猪、牛、羊肉,植物蛋白中豆类最好。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素
5
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人类饮食应该素食为主,适量食用肉类最为理想。
应该保证充足的钙,绿叶蔬菜、牛奶、鸡蛋、海带、虾皮、芝麻等食物富含钙。同时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蛋黄、瘦肉等,并多晒太阳来促进钙的吸收。
适当增加镁的摄入,特别是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富含镁的食物有紫菜、花生、香蕉、口蘑、菠菜、豆腐等。
戒烟限酒酒
6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对于一时无法戒酒的人而言,应限制饮酒:每天白酒1两、葡萄酒2两、啤酒5两。
控制总能量摄入
7
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存在超重和肥胖的现象,所以饮食中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控制总能量。在控制总能量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食用上述1-5条推荐的食物,但需进行食物替换,如若当天多吃了一根香蕉,则需相应减少食用一定量的其他食物,以确保全天能量不变或减少。食物替换尽量做到同类食物替换,以免出现摄入营养素不均衡的现象。
多食膳食纤维食物
8
如芹菜等,能减少脂肪吸收,减轻体重,间接辅助降压。
小贴士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句至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不恰当的吃喝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固然不能否定高血压跟遗传基因有关,但与进食关系也很大。生于食,病也于食,死也于食。因此,防止"病从口入",合理、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2、高血压药物治疗常识6小点。
①“降压是硬道理”: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降压达标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降到最低,最大获益。
②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优先应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
③血压控制目标:一般高血压/90mmHg,老年人高血压/90mmHg。
④血压达标时间:一般患者用药后4~12周内达标,高龄、冠状动脉或双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
⑤常用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及单片复方制剂、均可用于高血压初始和维持治疗,但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证。
⑥高血压患者应长期坚持治疗和坚持一年四次定期随访。
5
防患于未然
就像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才喝一样,高血压高危人群也不应等到病发之时才“恍然大悟”。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医生所言:“目前,中国人死亡原因有40%是由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
简而言之,高血压是一大致死原因且普遍存在。
那么,如何未雨绸缪呢?
1.首先,最重要的是思想层面,即知晓您的血压。
了解自身的血压值,高血压诊断标准清晰地定义为“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值高于正常血压值”,许多心血管医生都抱怨过病人在回答血压值的时候是既轻松又模糊的。
2.了解血压值背后的意义。
一个血压测试值至少可以代表三层意义,血压升高/正常高值血压/正常血压。关于血压的分界线,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只需记住/80与/90两个值即可。前者是正常血压的阈值,后者是高血压的初始值,而介于两者之间即位正常高值血压。
3.掌握血压值的变化趋势。
血压值处于波动变化中,典型的是季节性变化,秋冬季节血压高。因此,形成有规律的测量血压的习惯是咱们预防之旅的一大步。正常血压者,医院测量血压;正常高值者,半年一次;高血压者中的高危者每月一次、中危者俩月一次、低危者一季一次。
▼更多精彩推荐,请中科爱心救助白癜风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