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患病原因有很多,其中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类型,请问您这类患者的血压管理情况如何?
罗健华主任:现阶段,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已经在我国充分显现,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逐年升高。为阻止这一现象的进一步加剧,良好的血压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慢性肾脏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高血压临床类型,随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高血压的发生率不断升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绝大多数伴有高血压。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情况,对血压升高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对每位肾病科医师的基本要求。然而临床研究显示,我国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压管理情况亟待改善。我科现有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多数合并高血压。腹膜透析患者有其特殊性,医师要求其每月随访1次,随访时由医护人员为其测量血压并上传测量值,随访间期居家测量血压并记录,因此这类患者的血压监测及控制情况较好。我们希望能对更多的慢性肾病患者进行良好的血压监测及控制。
《门诊》:年我国颁布的《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目前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但尚未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者可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换用或加用复方降压药物。请问相比单药治疗,单片复方制剂在临床中应用有何特点?
罗健华主任: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且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比较顽固、难治,需要2~3种甚至更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才能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患者还可能需要服用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药物,多种药物同服势必会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服药片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单片复方制剂不仅可以减少服药片数提高患者依从性,而且使联合降压治疗更方便、可靠。
《门诊》:作为肾内科医师,您收治的慢性肾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对于这一类患者,ARB+CCB单片复方制剂有何益处?此外,请分享一下应用ARB类药物,其降压本身以及降压外作用对CKD分别有哪些获益?
罗健华主任: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很高,随之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多数透析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很重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明显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很多临床试验证据显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ARB类药物有降压之外的肾保护作用。ARB类药物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水平,延缓其终末期肾病的到来,延缓进入肾脏替代治疗时间。也有研究显示,ARB类药物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也有一定保护作用。ARB+CCB联合治疗是很多指南推荐的肾脏病首选降压治疗,效果确切,长期以来,这也是透析患者的基础降压治疗方式。对于没有明显药物禁忌证的患者,都可采用CCB+ARB联合治疗,以使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门诊》:患者血压监测数值的缺乏是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不达标的原因之一,您认为哪些措施可以加强患者的血压监测?
罗健华主任:目前高血压管理过程中重要转变就是强调血压监测的重要性。血压监测对于评价降压治疗的疗效非常直观清晰。通过增强血压的监测,医师采集到更多患者血压方面的数据,从而进行临床研究。若血压监测扩展至患者家中的时间段,把家中血压情况实时反馈给医师,这样对其血压监测更加事半功倍。医师通过患者反馈的血压监测数据,可以明确地掌握患者哪个时间点血压控制差,从而及时调整用药,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门诊》:对初诊高血压患者建立血压管理电子档案,请问患者血压等数据对于将来的临床工作有何作用?就您的切身体会而言,血压监测对于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罗健华主任:血压测量技术对于血压高质量管理有重要的作用。我认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数据仍然不足。虽然现在我国非常重视群体血压的监测管理,但目前血压监测设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将来血压监测设备能够满足廉价、测量准确以及小巧等优点,我觉得能明显提高患者血压监测整体比例。
患者血压数据对于医师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医师血压监测的目的主要是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从而最终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动态血压监测方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提出到年使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0%,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患者血压监测管理。
扫描下方,白癜风可以根治吗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