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上班压力大,上班族久坐不动、还有一部分人喜食大鱼大肉等不良习惯,使多种疾病不断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比如高血压。
据最近一次国内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5-45岁的人群越来越多,占63%。专家表示,高血压并不可怕,可防可治,并且30岁是高血压的最佳防治年龄。
血压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大,高血压发病率越高,尤其是在40岁以后。专家强调说,要想在40岁以后不患高血压,公众在30岁的时候就要着手防范高血压。
如何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破坏心、脑、肾等器官的“无形杀手”,因此,高血压的防治任重道远。在高血压病的日常防治中,除了控制体重、合理饮食之外,具体怎么预防呢?
1
低盐
盐的成分是钠,高血压的成因之一是血容量过多,当钠摄入过多时,会使血液中的钠含量增多,为维持渗透压平衡,会有相应的水份滞留于血液中,从而导致血容量增多,不利于血压控制,所以,高血压者要食用低盐。
2
多喝水
人的血液在清晨比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在起床后,应尽早喝一大杯温开水,这样能较快稀释黏稠的血液。水10分钟就可通过胃和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3
定期监测血压
有的患者即使血压很高也不一定会出现头晕等症状,因此,定期监测血压是必要的。注意,在年龄大于30岁的时候,定期家庭自我测量血压是了解血压水平变化趋势的一种非常可靠实用的方法,也是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平稳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不要等到出现胸闷气促、头晕乏力或有严重心、脑、肾等器官损害时才就诊,到时候再治疗就很困难了。
高血压参考值ARRIVALS?
高血压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但是其分类的前提条件是患者没有服用任何降血压药物且处于发病状态下。医生根据患者血压增高的水平把高血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高血压级别分类
4
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预防措施无效的人,需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当然服药必须遵照有关原则来进行。建议高血压病人平时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坚持服药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需在服药过程中不断摸索,以求最小、最合适的剂量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