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中风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血压波动大,血压高,会损伤动脉内皮,导致动脉内粥样硬化,动脉内斑块形成,引起急性脑梗死。发生了急性脑梗死,轻的可能只是肢体的麻木力弱,严重的会有偏瘫,失语,甚至是意识障碍。
?、血压波动大,对血管容易产生更严重的损伤,由于颅内的血管都是动脉管壁比较薄,所以血压波动大的时候血管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导致急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可能会有偏瘫,言语不畅,但是发生在脑干的部位,容易导致急性的呼吸循环的衰竭,这个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平时一定要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通过什么途径引起中风?
高血压引起脑出血
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脑动脉本身存在着动脉瘤,高血压的波动导致脑动脉的破裂或者是脑动脉瘤的破裂。
高血压引起脑梗塞
高血压导致脑梗塞也与动脉硬化相关,高血压容易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脑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软斑块,在血压波动升高的时候,心跳也会加快,血压对软斑块的冲击力就会加大,可以引起斑块的破裂,继而形成血栓,将血管堵塞,那么这次脑动脉所供应的脑细胞就会由于缺血而坏死,出现了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在血管内形成血栓,造成心肌缺血。
高血压有下面症状,中风在招手了!
血压波动很大
一直以来血压控制的不错,但是近期,不是因为天气或者情绪等方面的原因,血压变得不够平稳定,波动很大,用药物也不容易控制,需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尤其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观察,有可能会发生中风。
四肢僵硬
原有高血压,突然走路不稳、手脚失灵;或者感觉一侧下肢无力,走路偏向一边;或者突然跌倒,四肢出现僵硬,这也是即将发生中风的征兆。
剧烈头疼、头晕
头疼、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血压控制好了以后,这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也有个别的降压药,比如硝苯地平类的,虽然血压降下来了,但是也可以出现轻微的头疼、头晕头昏的情况。如果是剧烈头疼的话,就不同于上面的情况,医院去接受专科医生,尤其是同时伴有血压的巨幅波动的高血压患者。
脖子发硬
医学术语叫项强。这种情况往往和剧烈的头痛同时发生,这也是中风的前兆。
视物模糊
不是说的平常的老花眼,而是因为高血压造成的颅内视神经病的水肿变化,如果出现单侧眼睛视力的变化,更容易确定往往是中风的前兆。
恶心呕吐
在高血压难以控制的基础上,又出现恶心、呕吐等这样的急性情况发生,医院去接受检查。
哈欠不断
没有出现严重睡眠不足的情况下经常打哈欠,应该引起高度警惕,据统计,中风的患者当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发病前五天是打呵欠不断。
说话不清
在脑供血不足渐进性加重的情况下,人体的运动神经功能失调,影响到语言中枢的时候,就出现突然说话不灵或者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一般的情况下不超过半天或者二十四小时,就可以自行恢复,肯定是中风的前兆,引起重视。
舌头发硬
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舌头疼、舌头麻木或者舌头活动不便,应该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没有中风的情况发生。
鼻孔出血
医学家进行了统计和观察,高血压患者再反复鼻子出血,一到六个月以内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发生脑出血。
呛咳
高血压患者在中风的早期可能出现在喝水或者进食的时候发生呛咳的现象,这是因为脑缺血引起的吞咽神经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食物或者水进入气管儿所导致的,往往是中风的前兆。
嗜睡
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嗜睡,总是睡不醒,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也就是脑血栓的前兆。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的情况发生,嗜睡者中有好大一部分在半年之内发生中风。
性情改变
原来很好的性格,突然近期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急躁焦虑,或者出现短暂的智力衰退健忘等,往往和脑部缺血有关,是中风的前兆。
控制血压才能预防中风
+
1
不要随意停药
高血压最忌讳的就是自行停药,因为高血压是一项需要长期控制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就是用来控制血压,从而预防血压对心血管产生的影响。一旦自行停药,血压容易出现波动,对预防中风非常不利。
2
注意合理作息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因为过度疲劳会导致血管压力增加,也会产生供血不足的情况。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血压更加稳定。
3
科学饮食预防
高血压最好不要抽烟饮酒,也不要多吃过于重口味的食物。还可以通过补充高钾的蔬菜,来帮助稳定血压,比如芹菜、菠菜、甘蓝等等。
温馨提示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的重要原因,一旦出现中风,医院,不管是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引起的中风,都需要降低头颅内的压力,营养保护脑细胞,还要降低波动升高的血压,但是在急性期的血压不要降得过低,将收缩压维持在毫米汞柱左右就可以,待病情稳定后在降低到目标位。
来源:血压频道、网络
潜心中医科普分享,致力大家学会少生病、不生病的智慧;弘扬中医文化,减少、避免悲剧发生的健康理念。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