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间日记:一例高血压患者,虽治疗但未达标,结果出现并发症
医院李青
前几天收治的一个高血压患者,男,55岁,高血压病史30年,最高血压曾达/mmHg。自发现高血压后不久就开始用药治疗,先后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等多种降压药,或者单一用药,或者联合用药,但血压从没有达标到/90mmHg以下,好的时候也是/90mmHg。不过,他也没有不舒服,已经习惯这个状态了。
9个月前突发心肌梗塞医院就医,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无法支架治疗,而在心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很顺利,术后恢复也不错,血压/90mmHg左右。当时住院时发现尿蛋白+,但未在意,也未处理。
半个月前没有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开始比较轻,也没有当回事,后来越来越重,到心外科复诊,检查发现心脏没有问题,但肾功能下降,血肌酐高,心外科医生建议转到肾内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检查发现,血压/90mmHg,血糖正常,血脂略高;尿中微量蛋白,双肾略缩小,肾功能轻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74ml/min(正常90ml/min),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最后诊断为高血压性肾脏病,肾功能下降。给控制血压、保肾等治疗。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的心、脑、肾、视网膜等并发症几乎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而对高血压,早发现、早治疗、控制血压达标,是预防这些并发症的最主要措施。医生苦口婆心的让患者控制血压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但是,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是不体检,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情况;二是发现高血压了也不治疗,认为没什么不舒服,不用治疗,医生让用药是故弄玄虚;三是用药治疗了,但用药不规律,或者用药不合适,血压并没有很好地控制。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无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一项年发表在美国著名学术杂志《JAMA》上、由我国权威机构调查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5%,在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率不足50%,而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控制率仅为29.6%。意思是在35~74岁人群中,1/3的人有高血压;而在高血压人群中,一半多的人不用药治疗;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控制达标者还不得1/3。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数字。
现在,关于高血压的防治,诊断技术和先进国家同步,治疗药物和先进国家同步,既不缺医又不少药,可高血压的问题就是控制不了,心梗、脑梗、肾衰等并发症层出不穷。到底是什么原因,也许上面的数字可以做出解释。
回头再说这个患者,他的高血压,早发现了,也早治疗了,但控制不达标,结果还是出现了心、肾、视网膜等并发症。因此,再次强调三个关键词,对待高血压,知晓,治疗,达标。
了解更多医生专家科普
久久医康
吸取健康新知创建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