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面临着不确定的疾病风险,医保就是用来防范和化解医疗费用风险的。医保的目的在于互助共济,体现共享共建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健康保障责任。健康的人帮助生病的人,每个人都拿出一小部分钱放到一起,汇成一个大的基金池,万一哪天生病需要用钱,这就是你最好的保障。
城乡居民医保采取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财政补助占了大头,约占三分之二,个人实际只需缴纳较小的比例,个人缴费仅占三分之一。
国家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财政补贴力度是逐年加大的。
而相对应的,我们个人参保缴费的钱与财政补助相比,要少得多。
比如,年城乡居民的参保费用不低于元,其中元都是财政补贴,元才由我们自掏腰包。
城乡居民参保费用近年来为什么逐年提高?
近二十多年是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基本解决了缺医少药的问题,原来不能治的病现在可以治了,原来不能动的手术现在可以动了,人均寿命也增加了近5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与此相伴随的是医疗费用快速增长,近年来医疗费用增长率都在10%以上,医保部门不断提高医保待遇的同时不断提高基金使用效益,把医保基金的筹资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年只增长7.5%)。
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能享受哪些待遇?
普通门诊待遇:参保人员在医保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可享受普通门诊待遇。对于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支付比例不低于50%。
门诊特殊病种待遇:参保人员患有特殊病种(如高血压、糖尿病),在具有认定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备案登记后,可享受门诊特殊病种待遇。门诊特殊病种的报销比例相对普通门诊更高,且经诊治医生评估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当延长长期处方的处方量,最长不超过12周。
住院待遇: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参保人员因病住院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医院等级按规定支付。
大病保险待遇:参保人员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基础上,需个人负担的符合规定的高额医疗费用由大病保险给予进一步保障。
医疗救助:符合规定的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受的符合规定的自付医疗费用给予救助。
城乡居民参保费用提高了,相应的医保待遇提高了吗?
近年来医保部门努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医保待遇水平:
1.门诊特殊病种种类增加。从制度建立时的3种,扩大到目前的23种以上(各统筹区病种数量有所区别)。
2.医保药品目录品种增加。国家先后进行了6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从版的个品种增加到版的0个品种。33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
3.常见病、慢性病纳入医保支付。建立城乡居民普通门诊统筹,依托定点基层医疗机构把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目前,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3.7%、73.4%。
4.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年我省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政策内报销比例65.04%,比年提高3.19个百分点。
5.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降低。推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切实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
城乡居民医保待遇的逐年提高需要靠不断提高筹资水平来解决。
城乡居民医保一年缴纳一次
缴纳一次保障一年!
年度城乡居民医保
集中征缴工作
于年9月1日开始啦!
大家记得及时缴费哦!
做好医疗保障
服务福建人民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