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并发症 > 疾病治疗 > 科普世界高血压日防治高血压三大策略

科普世界高血压日防治高血压三大策略

发布时间:2020-11-7 0:30:51   点击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带来了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也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

而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快速增长的最主要、最重要危险因素,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的慢性疾病。

我国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7.9%,全国高血压2.9亿人。

为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意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攀升,与下列因素有关~~

只有全面管理好各种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才能减少因高血压造成的生命损害。

全面防治高血压的三大策略

早期发现充分治疗

高血压的初期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所以也称之为隐形杀手,但这个隐形杀手却悄无声息的对心脑肾产生损害,所以要提高认识,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一部分人即使早期发现了,也心存侥幸,希望自己血压只是偶然升高,观望中或治疗后血压一控制好就开始减药,甚至停药,以致血压又再次波动。所以不仅要早期发现,还要充分治疗,并达到良好控制。

全面矫正不良生活方式

防治高血压要改变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全面矫正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做到全面防控。

优化的药物治疗

当确诊高血压后,应积极就医,适时掌握启动药物治疗时机,根据不同的危险分层,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其中5大类降压药适合大部分的普通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及维持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服药后要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有无其他不良反应。适时调整治疗。

高血压治疗十大误区

1

“血压测量1次升高,就是高血压”?NO!

很多人在院外自测1次血压升高,医院要求医生开降压药物。很多情况下,比如失眠、身体不适、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血压升高,但这些情况去除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高血压的诊断要求3次诊室非同日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此外,也可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多次家庭自测血压进行诊断。

2

“医院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才准确”?NO!

有一种高血压是“白大褂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患者自身携带测压装置,无医务人员在场)时血压正常。医院后精神紧张有关,这类患者推荐采用家中自测血压或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其实,只要是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电子血压计都是可靠的,医院的水银血压计才准。一般推荐袖带绑在上臂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适合高血压患者在家自己监测血压。

3

“高血压一定是遗传的”?NO!

高血压确实是有一定的遗传性。当然和生活方式关系也很密切。父母双方有高血压,子女如果平时生活不健康,比如喜欢吸烟、酗酒、高糖高脂饮食、不注重体育运动、加上生活不规律等,也很容易年纪轻轻就换上高血压。

除此之外,少于10%的患者可以找到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狭窄,肾上腺肿瘤等导致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血压升高等,这些叫“继发性高血压”。如果纠正了这些继发因素,血压可以恢复正常,以后可以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而找不到继发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必须口服降压药。

4

“没有感觉,就没有高血压”?NO!

血压高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血压高时都有症状。有部分患者血压轻度升高,并没有任何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患者选择不吃药。殊不知高血压是个“无形的杀手”,这种血压轻度升高会对心脏、肾脏、脑血管产生慢性损伤。

此外,在心内科门诊也经常可以遇见收缩压高到mmHg的患者,并没有任何感觉。因此,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感觉,都应该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服用降压药。

5

“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NO!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并没有依赖性。降压药物可以将血压降低一定的水平,使血压降至正常。如果停药,血压就会恢复至服药前的水平。可以说,不是降压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高血压是慢性病,血压的水平直接与脑卒中、冠心病、慢性肾脏病等的发生有关。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自身的血压能恢复正常,也可以不用降压药。除此之外,还是应该服用降压药治疗。

6

“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NO!

血压正常是服用降压药后降至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并不是自身血压水平的正常。停用降压药后,血压会恢复至用药前的水平,重新升高。

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这种模式会使血压处于波动之中,更容易对心脑系统造成损害。

7

“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吃”?NO!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

但是,所有药物副作用的发生都有一定比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而是少数人可能出现。用药时应注意监测,出现医院调整用药。

8

“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NO!

如果选择了正确的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且没有副作用出现,说明目前服用的降压药对自己是最合适的,应该继续服用下去,没有必要换药。除非血压控制不佳、或随着季节血压动态波动时,根据患者血压水平适当调整降压药是必要的,但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9

“血压控制得越低越好”?NO!

血压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就可以。如果合并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争取把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

但是过低的血压,特别是老年人,会引起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足,容易发生缺血甚至梗死。因此,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根据年龄,基础疾病,血压不宜控制太低,要咨询专业医生。

10

使用保健品也能降血压?NO!

近年来,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这些保健品并未进行任何临床试验,没有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目前的降压药物均是经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科学有效,因此,高血压应选择使用降压药物,而不是依靠保健品。

学科名片

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美国心脏学会专业示范中心”,医院中首家通过美国SCPC认证的胸痛中心。

担负着全国心血管疑难重症的诊疗工作,对各类心脏常见、疑难、危重疾病具有高水平的诊治实力,特别是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高血压的诊治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已形成了血脂异常与动脉硬化、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康复、晕厥、心脏影像学、心肌病、肿瘤心脏病学等专业团队,为患者提供卓越的医疗服务及优质的护理服务。

供稿

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马庆春张锋

排版

樊婧婧、郭楠

百年人民

世纪守护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paisafe.com/jbzl/978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