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在光华路有了当时的第一家京尊,在磨砺二十年后依旧坚守着京鲁菜系的最前端,现今京尊烤鸭店位于酒仙桥路14号兆维工业园37号和三里屯春秀路甲1号两家,这次小仙儿探索的是酒仙桥店。
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北京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国烹饪技术之大成,不断地吸收各地饮食精华。尤其以鲁菜为基础,吸收了汉满等民族饮食精华的宫廷风味。
在京尊里不仅可以吃到创意改良的大菜,也可以吃到京味儿十足的小吃。
从外观看两层楼的玻璃房子被红色灯笼围绕着,感觉传统与现代的感觉融夹在一起,一层的外面有个花园啤酒屋,夏天绝对是露天圣地。
一层为散座,二层有很多卡座,大桌,还有私密性很好的包间。整体来说可以在楼上举行小的婚礼或者宴会,壁纸和隔档带着一些许古风韵味,还是很有传统风格的。
最重要的我们还是要来吃吃菜品如何,好吃才是第一位!本地人爱吃北京菜,是因为量大实惠,吃起来没有拘束感,每道都爱。外地人或者外国人来北京吃饭,为的是吃到传统的京味,和家乡的与众不同,自然烤鸭是代表北京首选,其实还有很多特色呢,细听我一一道来。
一个京尊的独家饮品,适合秋冬季节,茯苓作为药材也经常出现在饮食中,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是其独有特点,加上红枣制成的豆饮,更是通经活络。
这种炮装的扎啤深受男士喜爱,几个哥们约着一起聊天吃饭,能算的上是畅饮了,喝到爽为止。
这个季节还能喝到这么甜的西瓜汁,感觉好清爽呀,幸好餐厅里温度够暖。西瓜汁颜色漂亮,又很爽口,四季都讨人喜爱。
简单实惠的第一道凉菜,份量足,鸭肝细腻没有腥味。一般在京味儿菜馆中,只要有烤鸭的,都会有附属菜,例如鸭肝,鸭掌,鸭心,鸭汤等等,鸭子浑身都是宝,做出来的菜也各有千秋。
精选上好鸭掌,辅以各种口味,且色泽橙黄亮丽,辛辣香鲜。黄芥末是西方调料,色黄细腻,口味和谐,与辛辣的日本青芥末以及沙拉酱调制在一起,因起到了互补的作用,故成了餐桌上的新秀。冲辣香脆,鲜嫩可口。鸭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同等质量的熊掌营养相当。掌为运动之基础器官,筋多,皮厚,无肉。筋多则有嚼劲,皮厚则含汤汁,肉少则易入味。
萝卜这个食材真的是便宜又能上得大雅之堂,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做萝卜的特色菜,开胃清口,爽脆鲜甜,能搭配各种肉类食用,非常招顾客喜欢。
麻豆腐分为荤油和素油,正统的做法是用羊尾油浇上辣椒,散发出独特的味道。炒麻豆腐的时候一定要用羊尾油来炒而不是猪肉、猪油。因为麻豆腐以绿豆渣为原料多少有些豆腥味,羊尾油则略膻,腥者为鱼,膻者为羊,鱼羊者为鲜也。大多数餐厅还是选择素油,更能被大众接受。
味道酸甜可口,爽脆香美,极其开胃,酱汁均匀的包裹着白菜,黑芝麻的点缀增添色彩和香味,有人夸赞说是这世上最好吃的白菜。据说乾隆微服私访时,曾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里面吃到,吃完以后对这道菜评价很高。后来经久相传,拌白菜就跟乾隆一起被冠名为“乾隆白菜”。
传统路边小吃,现在外面不让摆摊儿了,想吃这口儿只能在北京菜馆里,炸的通透,喜欢酥脆口的最爱。
豆酱、芥末墩、带鱼、海带,有人叫豆酱有人叫肉皮冻,最好补充胶原蛋白的吃食了;芥末墩超爱,现在能把芥末墩做好的餐厅已经不多了,芥末味道浓又不能太呛,白菜还要水分够,带着些许甜味;带鱼可以用烙饼卷着吃,焖酥鱼的口感。
源于北京的一道回族菜肴,其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刀工讲究,成品色白洁净,肉片又大又薄,蘸着特制的椒盐吃,软嫩清脆醇香不腻,风味独特。
醋溜木须是一道香气浓郁,酸甜可口,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很下饭的家常菜,在北京、天津最为流行。
老爆三样属于中国特色名菜,属于鲁菜。食之口感层次丰富,酱香出头,淡甜收口,里味鲜香,浓淡适宜。主料选用猪瘦肉、猪腰、猪肝,很喜欢酱包裹肝肉的口感,同样特别下饭。
北京人特别喜欢吃脏器类的食材做的菜,尤其肥肠的各种小吃,腊八蒜也到了最适合食用的节气,微酸带着蒜香,肥肠处理的干净无腥味,筋道又可口!
小时候每年到了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家做米粉肉,现在长大了,每家也没有那么多人,做起来又特别麻烦,从泡米、晾干水汽、炒米饭、腌肉,到最后上锅蒸,做到最好吃,工序一道也不能少。
现在方便了,餐厅里把步骤都完成,我们只需要等着吃,配了像馒头口感的小饼,夹在一起软软的,油而不腻,一个字“香”
这是一道被改良的菜品,以前我们都是宫保鸡丁,现在大多数餐厅都推出了虾球,因为虾肉的口感更胜一筹,改良不光是鸡肉变虾肉,还增添了红薯,甜甜的很软糯。虾球个头非常大,Q弹紧实,酸甜口很美味。
每次吃这道菜都是最隆重的,上桌后点火,酒香味弥漫开,鸭心在火燎后外面焦香,口感筋道,也是全鸭宴里一道重要的菜品。
这道菜的美味在于鱼肉外焦里嫩,酱汁浓厚的挂满整条鱼,咸鲜的口感很吸引人,汤汁都不想放过,留着拌饭吃。
京菜餐厅怎么能没有烤鸭,没有什么花俏的说法,就是实实在在的做好吃的鸭子,皮酥肉嫩。特别推荐的是独特的芥末酱汁,让甜面酱增添了清爽感。
鸭架别浪费,熬汤炖豆腐,温补又养生
跟老北京炙子烤肉有异曲同工之妙,葱香味提升了羊肉的质感,加温的铁板保持着最佳口感的温度,这时候我怎么脑海里出现了烧饼呢?应该配起吃不错。
小时候的儿歌里有个“水妞儿水妞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一直都不知道烧羊肉是个什么菜,这个道烧羊腩应该就是儿歌里说的。有层酥脆的外衣,里面羊肉鲜嫩多汁,蘸上配好的小料格外好吃。
双拼的丸子很实惠,干炸丸子和焦溜丸子拼在一起,外酥里嫩,就算放凉了依旧能咬出酥酥的声音,传统鲁菜,北京人喜欢下酒的首选。
很讲究的一道菜,海参用的是南美参,大个的海虾,卤制的炖肉,有点海陆汇聚的意思,咸鲜口儿的。
做的非常地道的小牛肉,花椒的香味整个散出来,又不会因为过多的花椒辣椒而影响口感,牛肉里面的水分充足,比吃西餐中的牛排还要嫩几分。量还给的够足,很推荐吃。
山东省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鲁菜系。菜色白绿相间,口味鲜咸微辣。肚丝柔韧,香菜味浓。
隆重推荐,巨实惠的一道菜,元大概跟脸盆口一样大的盘子,还垫了豆腐和粉条,粉条是那种很劲道的,鱼汤豆腐本来就是最好吃的一道菜。鱼头上带的肉也很多,再配上一盘饼,两个人一份这个就能吃撑。
吃到了家里的味道,而且是那种家里做饭最好吃的人做出来的味道。北京人很爱吃带鱼,虽然麻烦但是这种鱼肉的口感不能替代,咸鲜的超级好吃,这种舟山窄带鱼是最好的食材。
喜欢吃这家的豆腐,一看就是那种手工的豆腐,有点老豆腐的感觉,和肉汤一起炖制很入味。
现在炸馒头片都变成一道菜了,可想而之人们越来越懒了,酱豆腐和臭豆腐各有各的优点,小仙儿更爱臭豆腐的香味,哈哈,这话说得感觉好怪呀!鸡蛋包裹的均匀,趁热吃最好。
每家做糖饼的方式不同,料也不同。有软的有脆的,这个糖饼很实惠,外面饼皮酥脆,里面的糖甜而不腻,又是主食又是甜品
豌豆黄,艾窝窝,驴打滚,芸豆卷,每样都是小吃里的精品,拼盘的好处就在于款式多量不大,每种都能尝到一点,而且口感做的非常好,绵软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