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以当前的科学技术糖尿病还不能治愈,只能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据当前数据,美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3%,而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6%!也就是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超过了美国!成为了糖尿病第一大国!
为啥美国、日本糖友越来越少,中国却越来越多?
其实真凶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以为的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多,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引发2型糖尿病的最危险因素是肥胖!中国现有1/3以上的成年人超重,7%的成年人肥胖!而导致中国超重和肥胖比例日趋上升的因素中包括吃很多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久坐不动,体力活动少等等。
中国作为糖尿病大国到底有多危险?
1、5亿人是后备军却不自知
数据显示,中国近半数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约为5亿人。这些糖尿病前期的病人血糖不正常,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介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之间的状况。他们虽然不是糖友,但每天都有可能变成糖友。
另外,你知道吗?糖尿病的可怕之处还在于:至少超过一半患者虽然得了糖尿病,却仍处于不自知的状态。这是因为: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2型糖尿病往往症状不及1型糖尿病患者表现明显。可中国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常见于成人,医院看病的人非常少,很多患者都是在发病多年后查血糖或者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的病情。
2、并发症多,三率低
数据称,医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并发症这么多,然而治疗糖尿病却呈现出“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的现状!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美国控糖从孩子抓起
美国糖尿病教育者协会(AADE)曾表示,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而青少年缺乏自控能力,在这方面就更需要有效的引导,因此,AADE的“国家糖尿病教育计划”中,50%的资源分配给糖尿病预防,40%的资源分配给糖尿病控制,而治疗保健方面则只占10%的资源。
预防与控制,尤其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把防治糖尿病放在青少年人群方面,是有很高的前瞻性的。
“七分靠自己,三分靠大夫”,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而糖尿病教育则是其核心,只有宣教做得好,糖友才有可能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让知识成为保护他们的铠甲。
而把防控人群放在青少年身上,主要还是因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已经越来越年轻化,及早发现有糖尿病风险的青年人群,就可以在早期给予他们糖尿病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防治糖尿病的认识。
让更多的、潜在的糖尿病人群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达到不发展或晚发展成糖尿病,这不仅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作用很大,对于国家来说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日本采用的饮食控糖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是个长寿之国,然而,在百岁老人频出的前些年,日本的糖尿病发病率也曾一度增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自觉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的日式料理为主,多吃鱼肉和蔬菜,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已经控制在6克以内。
这就使得中青年人中患糖尿病的人数直线下降,患病率由36%下降到15%,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少。
日本是个长寿之国,糖尿病发病率也在下降,其实这是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他们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减少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这是有助于健康的,因为核心的热量摄入减少了。
现代人大多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食物,远远超过他们身体的需要量,所以就导致了肥胖,肥胖人群基数的增多其实是为后期糖尿病发展埋下了隐患。
所以,提倡性地调整饮食,对于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其他代谢疾病的进展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国内现在也在倡导健康饮食,吃绿色食品,大多数家庭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外出就餐,避免过多地摄入大鱼大肉,这些和日本调整饮食结构是类似的。
预防:三多一少防糖病
糖尿病在现阶段还是无法治愈的,只能治疗管理,如果调整干预,就能走向健康。
1、多学点儿
对糖友来说,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应做到每隔3~6医院检查身体,更有效地预防糖尿病。
2、少吃点儿
每顿饭少吃一点,七八分饱即可,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能减小人体内唯一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的负担。
3、多动会儿
准糖友应坚持每天至少锻炼40分钟。别小看这“多动会儿”的效果,除了胰岛素之外,运动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因素。对于中老年人,只要锻炼时微出汗就可以了。
4、多睡会儿
如果得不到充足睡眠,体内激素分泌的压力变大,身体会通过储存脂肪来“应对危机”,这也是形成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素食全餐是一款由种纯天然食材搭配而成的方便杂粮粥,以五行相生、全粒入餐为原则,甄选坚果、种籽、花朵、谷豆、菌藻等种纯植物食材,按营养学标准针对适用人群精准计算食材比例配置,包括五谷杂粮,杂豆,大豆,各种坚果,籽种类,菌藻,花朵等,其中30多种是药食同源食材,如枸杞,红枣,金银花,决明子,酸枣仁,来菔子,山核桃仁,薏米,芸豆等,完美诠释了“食材多样化”概念的素食营养代餐食品。
素食全餐通过合理科学的搭配多种天然食材,并蕴含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并且通过了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的全面检测。作为代餐食品,在人体汲取食物吸收营养方面,做到了多样性涵盖、均衡性吸收、完整性提取,既保证了营养的释放,又保证了膳食纤维的含量,使得身体吸收能量的能力大大提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