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为大血管病变(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神经病变等。以累及心、脑、肾等生命器官和危害严重为特点,糖尿病并发症由此而衍生的其他疾病则更多,如皮肤瘙痒、牙周病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请看以下视频: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于是很多糖友在医生的谆谆教导和自己的孜孜不倦努力下控糖,最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达标,可是没过几年,并发症依然如约而至。
“早知这样,还不如不控糖,让自己快活几年。”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或者困惑的话,请继续往下看。
要预防这些并发症,除控制高血糖外,还要注意:
1.餐后高血糖的影响更大
空腹血糖控制得好,不能表明餐后血糖控制得很好。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时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偶尔一两次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患者的血糖完全正常。很多血糖“正常”是在并发症已经发生之后,而患者本人可能还不知情。
2.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早已开始
预防大血管病变不仅要控制血糖,还必须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度等。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经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的。所以,严格控制高血糖并不能预防所有的并发症。
3.并发症与遗传有关
在同样长的病程和同样高的血糖条件下,有的患者发生了眼底病、肾病,有的则没有。这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差异。
4.血糖大幅波动比稳定性高血糖的危害更大
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愈后越差。
5.高血压有重要影响
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在糖尿病眼底病、肾病、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血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应建立在控制多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
6.降血糖的同时必须避免低血糖
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加重并发症的发展。例如,严重的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衰,甚至致残、致死。
7.并发症即使显著减少,并不等于不会发生
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大大减少,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并发症的可能。
综合控制,远离并发症要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首先要稳定好血糖,此外,糖尿病患者中60%~70%合并高血压,还有60%~70%合并高血脂。
因此糖尿病要想减少大小血管的并发症,就要做到降糖、降压、调脂、抗凝,这四步控制好,就可以减少一半的并发症。
在治疗中,必须早期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肥胖等),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加强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只有综合控制,全面达标,才能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