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心血管中心最新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因病死亡人数的40%以上,可以归咎于心血管疾病。我国有将近3亿的心血管病患者,其中脑卒中患者万,冠心病患者万,肺心病患者万,心衰患者万,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原因,那就是原发性高血压。推算下来,我国现有2.45亿高血压病患者。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在50-60年代很少有人得高血压,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的。
这些老人的记忆,是有一定根据的。至今为止,我国一共举行过4次全国高血压普查工作。根据历次普查的结果显示,50年代全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是5.1%,80年代则是7.7%,到了90年代就升高到了13.6%,而到了年,高血压的整体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7.6%。人们不禁要问,现代生活真的让人们更容易得上高血压和心脏病吗?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
首先,高血压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
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60岁以上的人有50%血压偏高,而到了80岁则有80%以上的人血压偏高。50年代,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41岁;即使到了60年代初期,平均寿命才有44岁;而到了80年代,人均寿命已经增长到了接近70岁;年,我国人口平均的预期寿命可达75岁,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了80岁。
其次,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使得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大幅度提高
高血压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疾病,一旦已经有感觉了,大都数情况下都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在作祟了。很多人在有“感觉”之前,血压已经升高了很多年了。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越拉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家用血压计;在社会上很多地方(如药店和基础卫生院),都能很方便地测到血压。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了,由于很多人都了解到高血压的危害,接受降压治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最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会使人较早的得上高血压
很明显,现代人吃肉的机会要比过去多了不少。高热量饮食造成的身体肥胖、血脂升高和血糖升高,都会影响我们的心血管健康;我们现在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和强度,都远远低于我们的前辈,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也是极大的。这些现代的生活方式,都会使我们更早得上高血压病。
寿命增加和科技进步,显然都是好事。尽管如此,高血压和心脏病绝对不是好事。要想进一步增加预期寿命,管理好血压肯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让血压“裸奔”是绝对不行的,除了清淡饮食和加强运动之外,该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吃药。只有当血压达标了,我们心、脑、肾和血管才会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