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身趋势发布,中国离全球平均差距还有多远?
美国运动医学院ACSM,近日陆续发布了《年全球健身趋势》,和各个国家的细分健身趋势调查。
其中,《年中国健身趋势调查》,由上海体育学院与美国运动医学院ACSM联合发布,GymSquare精练作为年调查的支持机构参与其中。
通过学术角度的调研,ACSM和上海体育学院预测年,中国排在前5的健身趋势为:减重运动、青少年体育、力量训练、健身饮食和广场舞。
换句话说,减肥是第一刚需,青少年需要运动,健身房未来将有更多人参与力量训练,以及广场舞,是中老年女性的最大健身方式。
先看中国健身趋势具体排名:
■来源:ACSM和上海体育学院
相比中国,全球年健身趋势来的更为细分也更多保罗万象。
比如可穿戴技术被列为了榜首,排在之后的是HIIT高强度间歇和团体训练。而看起来更多传统的自由负重训练和私教,被排在了第四第五。中国排在榜首的减重运动,在年全球趋势榜单中,排到了第11位。
全球健身趋势具体排名如下:
■ACSM《年全球健身趋势调查》
两份预测榜单的角度,更多从学术上来看。先不看具体排名的原因,但以全球健身趋势,对照年的中国来看,差距似乎十分明显。
比如,在本年度的《中国健身趋势》中,相较年位居19名,减重运动现已登顶第一,而对比国外相对平稳的趋势变化,国内「猛涨」的减重需求,也说明:减肥是第一刚需。
当然,这也导致诸如「减肥偏方、过度运动、偏激饮食法」导致减重、减脂成效不进反退的呈现。
其次,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团体健身房正开启,对私教、团课教练的服务需求也在增长。但与全球趋势中将「聘用认证教练」,归位第10名的趋势相比,国内排名前20位的趋势内容中似乎并无和教练培训、认证的任何相关内容。
从平均健身水平更高的全球趋势来看,中国似乎依然对教练培训不够重视。
最后,从国内排名分别上升15名和10名的移动健身App和可穿戴设备,也能发现健身与科技结合正掀起热潮。AppleWatch和华为小米手环的增长,以及Google收购Fitbit的价值,正在于此。
不过,如何让App指导具备涵盖评估筛查、个性计划制定,以及可穿戴设备不只局限于步数、心率的显示,也是对其能否在运动场景被实际应用的考验。
中国、全球,
健身趋势的差异在哪里?
《中国健身趋势》于今日发布,是上海体育学院与ACSM联合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询问国内教育、训练、商业、社区、医疗和企业环境下的健身从业者,来预测未来一年我国的健身趋势。
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年新入选前20的健身趋势是:运动即良医(第3)、健身饮食(第5)、移动设备运动App(第11)、可穿戴设备(第13)、青少年肥胖儿童运动干预(第14)、自由负重训练(第16)和健步走(第19)。
其中,移动设备运动App、可穿戴设备、青少年肥胖儿童运动干预以和健步走在去年跌出前20名后重新回到了榜单。
《中国健身趋势调查》已开展3年,但有10个健身趋势在年、年和年均出现在排名前20的健身趋势当中:
■减重运动
■青少年体育
■力量训练
■团体训练
■私人训练
■户外活动等
他们被认为是国内健康健身行业当前的稳定趋势。
国内趋势报告看起来更为稳定,相较而言,全球的趋势报告涵盖了不少的新定义,以及新晋内容。
《年全球健身趋势调查》的反馈总数为,包括了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受访者40%拥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和20%超过20年经验。
■受访者工作经验来源:ACSM《年全球健身趋势调查》
在全球前20大趋势中,新晋的是:
■排名第4位的自由重量训练(新定义内容)
■排名第16位的生活方式医学(新定义内容)
■第17位的循环训练练(年排名第21)■儿童和运动(年排名第28)
而被淘汰的是:
■手机运动APP(年排名第13位)
■筋膜放松设备(年排名第14位)
■团队私教训练(年排名第19位)■康复指导(年排名第20位)
汇总来看,中国更多以「跑、跳」运动主导的趋势,似乎阐述了「先动起来」的主旨。相较而言,由「自由力量、健身计划」等为代表的健身细分品类,让全球健身领域看起来似乎更专业。
从报告看,
中国离全球平均水平还有多远?
在本次《中国健身趋势》中,减重运动位列第1,而与年位列第19名的趋势相比较,减重运动的需求其实呈现「突飞猛涨」。但是,在-的3年全球趋势报告中,减重运动的名次浮动始终只为1。
减重趋势异常高涨,是健身业态对超重肥胖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