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快乐
军训以来,白天烈日当空,夜晚月朗风清。昨夜,元宝抬头,发现高挂天空的月亮日渐圆满,才想到“八月十五”将至。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小心收藏的中秋的记忆也各不相同。
今年,元宝和不同年龄阶层的朋友聊了聊他们的中秋故事。
关于中秋的年代记忆
60后前辈的感想
在我的童年,过节是小孩子最盼望的事,由于物质匮乏,只有过节才能名正言顺地吃上一顿好的。每到中秋,家里总会煮上一大锅田螺、买好苹果和月饼,等到圆月出来小孩便哄抢月饼。这在当时是个稀罕物,其实也并不好吃,只因为稀有才显得格外美味,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的喜悦和珍重现在还记忆犹新。
现在到底还是没有以前的氛围了,大家少了一份对过节的热忱和期待,总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年轻人刷手机的刷手机,月饼到了口中也不知咸淡,天上的月亮可是都看在眼里呢。
70后阿姨的感慨
中秋之前,家里的小孩会去河边摸田螺,为中秋当晚的晚饭做准备。中秋当天的早上去“趁墟”,墟市里面有很多月饼卖,有猪仔饼、鱼饼、鸡仔饼……家里会做炒米饼,炒田螺,长辈们一边吃田螺一边聊天。
晚上,吃完饭后小孩会去晒谷坪玩,长辈则边吃水果边赏月。这些年变化最大的还是月饼的味道,以前的五仁月饼馅会有肥叉烧、冬瓜糖……还有很软糯的芝麻月饼,现在都找不到了。
80后梁姐姐记下的寥寥几笔
中秋节我们会一起放一盆水进行“拜月光”,小时候妈妈告诉我,“用拜过月光的水第二天用来洗脸,以后的皮肤会变得很好。”晚上吃完饭之后,附近的小朋友会约在一起拿着灯笼出去玩,我们管这个活动叫“卖懒”。
下面,欢迎来到90、00后的世界!
艾荣叔小儿贪玩,中秋吃完烧烤深夜之后方才记起老师交代的作业。又怕责罚,唯有挑灯夜战。“发誓”以后再也不会拖欠作业,如今回想起,还带有几分趣味。
7小时候中秋节很喜欢买灯笼玩,最喜欢那种里面有泡沫和城堡的灯笼,一打开就会像看雪中城堡一样,少女心得到莫大的满足。长大之后就不买灯笼玩了,中秋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烧烤一边聊天,也很快乐。
几乎每个中秋节父母的工厂都会给工人送福利。两箱粗糙的绵梨,五筒五仁叉烧月饼,用白色的油纸四个卷为一筒。月饼馅的肥肉不住地往外流油,我抓起一只梨就往嘴里送,不停地在嘴边流淌的梨汁构成了我中秋最初的记忆。
YQ最深刻的记忆当然要数和外婆一起做月饼了。前前后后所有材料都是我们亲自准备的,包括揉面、馅料。尤其记得外婆说,揉面“盆要光、手要光、面要光。”看到外婆从模具中把倒出来的生面团放进烤箱,再拿出之后的感受,不亚于欣赏了一个魔术。
恰巧今年中秋碰上军训,也让19级的同学颇有感触。
Komorebi一开始还是会有些不开心,为什么中秋夜不能放假,但最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开始了大学生活,第一次离开家和新同学、教官一起过中秋,应该也是一个难忘的回忆吧,所以也就慢慢接受这个事实。毕竟我们也要慢慢学会独立,不在家过中秋节就当是提前预习了。
哈士奇自己长大了,第一次作为成年人一个人过中秋节,刚刚和家里人打电话,满是期待和不舍。
艾荣叔烈日烈日照耀,汗流浃背地站在篮球场的我们,是中秋佳节另类的身影。踏入大学的第一课,是持续两周的军训生活。这次中秋节,没有亲人,没有家人陪伴,没有父母与哥哥的彼此分享各自生活,心中难免有些失,但我们终会脱离父母的襁褓。在这我没有感到十分孤独,因为我有一群新同学,新朋友。在彼此了解不到十天的时间,我们欢聚在一起,这样也很美好。
我们偶尔会怀念过去的节日氛围,认为如今的节日少了点什么,似乎比较怀念那个物质不算丰富,通讯也并未如此发达的过去。庆祝节日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蕴藏的情感核心依旧不变,我们会追求月圆人团圆,游子仍“每逢佳节倍思亲”。
敲黑板啦,大家知道今年什么时候适合“举头望明月”吗?
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透露,中秋之夜,广州最佳赏月时刻零时9分。但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亮最圆(望)发生在9月14日零时33分。受云量偏多的影响,我们大概率能欣赏到“彩云追月”的美景。所以你想好和谁同赏“彩云追月”了吗?
“拜月奶、拜月婆,拜到三爹头发长长......”,跟随着记忆里的歌声元宝想起了儿时的中秋,我拖鞋踢踏地踏着月光,走去广场,看到小孩人手握着一个油腻还泛光的月饼。
我学着稍大的孩子,嘴里含糊不清地瞎念那些“咒语”。那是住进我心里的第一个月色,我回去跟父亲说:“它比月饼还大,也比月饼还圆”。虽然彼时的月饼已经被我掐得只剩一小块了......
最后,元宝祝大家月饼节快乐啦~
感谢受访者
图片来源网络
弟弟
文字
孖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