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薇薇·慢病之首:高血压防治路在何方,[].医师报,-7-12(9)
焦点话题讨论嘉宾
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何江教授
医院孙宁玲教授
医院李玉明教授
医院陶军教授
面对高血压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快速增长,高血压防治面临严峻挑战,应如何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提升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美国新指南启示
美国成人实施年美国高血压指南
降压治疗比例增加
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何江教授表示,相比年高血压指南,年美国高血压指南与推荐降压治疗的美国成年人比例增加,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进一步减少相关,但可能增加不良事件。
根据年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患病率(血压≥/80mmHg)为45.4%(95%CI,43.9%~46.9%),即1.(95%CI,1.~1.)亿美国成年人,显著高于按照年高血压指南(血压≥/90mmHg)的估计值:32.0%(95%CI,30.3%~33.6%),或者说(95%CI,~)万人。
此外,与年高血压指南(31.1%;95%CI,29.6%~32.7%)相比,年高血压指南(35.9%;95%CI,34.2%~37.5%)推荐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比例更高。据估计,若达到年高血压指南推荐的收缩压治疗目标,美国≥40岁成年人中将减少61万(95%CI,49.6~73.4万)例心血管事件和33.4万(95%CI,24.5~43.4万)例总死亡人数;而达到年高血压指南推荐的收缩压治疗目标后,相应估计值分别为27万(95%CI,20.2~34.9万)和17.7万(95%CI,12.3~24.1万)。
实施年高血压指南估计会增加6.2万例低血压和7.9万例急性肾损伤或肾衰竭事件。
高血压防治任重道远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慢病患病率之首,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因,预防高血压及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是我国慢病防治的第一要务。
孙宁玲教授指出,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全国每年新增高血压万人,截至年,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45亿。然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低。同时,据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部分的结果显示,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余万,每年直接费用达亿。高血压在给国人带来生命健康威胁的同时,也导致巨大的经济负担。
陶军教授表示,我国高血压防治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治疗达标率尚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单药疗效不佳,依从性差是血压难以达标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案1
高血压管理合理用药是关键一环
孙宁玲教授介绍,年8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首次发布,从基层医生对于指南的反馈发现:基层依从性提高的关键是简便,高血压药物化学药名的应用在基层不够广泛,部分医生对于精准治疗中如何使用降压药不够清楚,部分医生对于降压药的使用依据不够清楚。因此,年8月,对于指南进行了修订,发布了《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新指南增加了药物治疗的重要循证医学推荐等级,提高了降压药物在不同类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力度,增加了国产创新药物的应用建议,以满医院医院的互动及规范使用。
新指南的修订,更好的指导医生规范、合理的使用降压药物,当医生逐渐掌握高血压治疗的技巧,并能合理、恰当地使用降压药物,将会提高所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改善或减轻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事件。
解决方案2
强化降压是必然趋势联合用药是必要手段
陶军教授表示,降压达标可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美国指南以及欧洲指南更新,全球强化降压趋势形成,更低血压水平,更多血压达标,更多临床获益。而联合用药是强化血压达标的必要手段,单片复方制剂是联合治疗的简化和优化,应选择适合中国人群的优化降压方案,达到疗效成本最佳平衡,助力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解决方案3
高血压医防融合推动防控新局面
李玉明教授介绍,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的阵地主要在社区、在基层。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在日常诊疗工作之外,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更是意义重大。
“防”要做到:关口前移,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