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并发症 > 疾病预防 > 13亿人不知自己患高血压它的并发症

13亿人不知自己患高血压它的并发症

发布时间:2018-8-4 17:40:46   点击数:

前不久一则“4毛钱治好高血压”的新闻在网上广为流传。文中称,王先生患有高血压,一直吃着降压药。但在国庆出游后,血压突然升高,且一直降不下去。后去急诊看病,医生只给开了4毛钱的药,服用后血压很快就降了下来。

“选最便宜的药开,这样的医生就是业界良心”,网络中许多人对此盛赞。

后经权威媒体证实,以上消息系“标题党”——患者属劳累引起的血压波动,所以医生给开了短效药,同时配合患者一直服用的长效药,这才“治好”了他的高血压。

由此看出,该名患者只是暂时降低了血压。但也说明,“治好”高血压是伪命题,很多人对这种常见的慢性病存在误区,好医生的标准更不是开便宜药。

10月17日,来自浙江大医院的护士长周敏燕来到浙大医学公共讲堂,就“顽疾”高血压分享了自己的疾病认知小贴士,为大家扫清误区。

“年纪大了很多人都有”的病

其并发症却可致命!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过大,就形成了高血压。

周敏燕给出数据,我国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其中,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人患高血压。

“年纪大了很多人都有,没关系的。”在场一位老大伯说。

“高血压虽常见,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大伯的话立刻被周敏燕反驳道,高血压的危害在于它对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并且可以诱发冠心病、脑卒中这两种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数据显示,高压增加10mmHg缺血性脑卒中相对危险增高47%,出血性脑卒中相对危险增高54%。

高血压防控

还得从病因入手

得了高血压,如何构筑健康?周敏燕提出了高血压治疗的“三大支柱”——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前两项就需要我们个人努力了。

▲病因1:高钠盐、低钾盐饮食

防控方式:减少钠盐(味精、酱油、腌制食物中含量较高)摄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记得多吃含钾盐较高食物如蔬菜、水果。

▲病因2:超重、肥胖

防控方式:控制体重。(注: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再除以身高。正常值为18.5-23.9,超重者为24-27.9,肥胖者为28以上)

体重每增加12.5Kg,收缩压可上升10mmHg,舒张压上升7mmHg。

▲病因3:饮酒、吸烟

防控方式:戒烟戒酒。如果真要喝,每次喝白酒应小于1两,或葡萄酒小于2两,或啤酒小于6两。

▲病因4:精神紧张、缺乏运动

防控方式:注意控制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心情舒畅,作息时间规律,也别忘了适当锻炼身体,进行有氧运动。

▲病因5:家族遗传因素

防控方式:这个……小编只能说,防不胜防,控制为上。

关于高血压常见的几个误区你有没有?

误区一:血压正常后立即停药认为“药多吃会有依赖”

周敏燕强调,“高血压不会因为坚持不吃药而病情减轻,盲目讳疾忌医反而贻误病情。”

加减用药更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知道,高血压治疗目标是使心脑获益,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误区二:“用了贵的药,以后用便宜的就没效果了”

只肯用便宜的降压药——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对症下药才是硬道理。

“北京0号,复降片等是数十年前国家出于卫生经济学的考虑,选择了一些价格低廉的降压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降压效果是可以肯定的,但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周敏燕解释。

误区三:“吃的药种类越多,副作用越大”

“是药三分毒”,一种就够了,多种岂不是对身体的损害更大?

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根据血压水平分类,多数病人需要联合降压,也就是多种药物共同治疗,而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使药物间的副作用相互抵消。

误区四:“中成药比西药好”

中药材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辅助治疗,但目前还没有证实单纯应用中成药降压治疗是否有效。

眼下正是秋季,血压有昼夜波动规律,其实还有季节性变化规律,而秋冬季血压则普遍较高。“天气忽冷忽热容易造成血压一时波动。”周敏燕最后建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家中常备易操作的电子血压计,将每天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自己心中有个数,也方便医生判断。”

实习记者:翁含露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

责编:陈雨笛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翁含露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paisafe.com/jbyf/422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