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摆满了父亲种的无花果树。每年夏末秋初时节,紫酱色的果实就一个接一个地成熟了。甜而不腻,软滑而不粘牙。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才能品出它甘美香甜的味道。这味道随着老院的拆迁,伴着老父亲的辞世,而变得更加让人回味无穷……打我记事起,我家前院就有十来盆无花果树。说它是树,其实是父亲养在盆里可食可观赏的花木。夏天,一盆盆无花果树在父亲的辛勤浇灌下,枝繁叶茂,绿油油的叶片装点着我家不大的庭院,成了一道景观;寒冬第一场雪来临之前,父亲就早早地把它们搬回屋里,放在家人碰不着的地方。待来年正月一过,这一棵棵光杆司令就神奇地长出了嫩嫩的新芽,新芽长到一寸多长,父亲就又把它们搬出屋子,摆放在院子里,让这些“绿色”充分地享受细雨和风。春去秋来,父亲每年都要在老无花果树上分挪出两、三盆小无花果树。小树不好养活,父亲从不舍得送人,却总是将养了好几年、能结果的无花果树送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邻居、朋友们也常来向父亲请教养花之道,我们家常常是宾客满门,热热闹闹的。记得每当果实成熟的季节,父亲下班回来总是先到前院查看他的无花果树:看哪一棵果实熟透了,摘下来用纸包严实放到橱柜里,等攒到每个孩子够分两三个,才拿出来给我们吃。无花果虽然属于鲜活果品,但它比其它瓜果耐放,放的时间越长越耐嚼,凉成干果甘甜精道。我们姐弟总是一点点地品尝,因为吃完想再吃要等上好些天。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无花果成了稀罕的果品,父母亲舍不得吃,每年也就尝上一两颗。我们姐妹三个出嫁后,每逢节假日带着孩子回娘家,父亲见到他的外孙、外孙女就赶紧将攒下好些天的无花果儿拿出来平分给他们,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父亲从不偏三向四。有了孩子我们这些做女儿的就基本上分享不上父亲的无花果儿了。每次回娘家父亲拿出无花果儿总是叮咛:这是给孩子留的。自然没我们的份,父亲把浓浓的爱留给了下一代。住了三十多年的老院要拆迁了,在搬迁前父亲让姐夫借了辆三轮车,先把他养了二十多年的心爱之物一盆盆运到大姐家院里落了户,才安下心张罗搬家。住了楼房,年迈的父亲隔三差五就步行到大姐家去看看他的无花果,剪剪枝、浇浇水、分分盆,临走时还要不停地嘱咐大姐,总怕他的无花果树得不到精心照料。父亲过了八十寿辰后中了风,身体渐渐一日不如一日,走起路来两条腿像灌了铅,要强了一辈子的父亲无奈地拄上了拐杖;勤快了一辈子的父亲病的出不了远门,走不了远路,他的起居要靠妈妈照顾。就这样父亲还时常向大姐问起他的无花果每年的长势。大姐和姐夫自然不敢待慢父亲的心爱之物,他们也喜欢养花,院里除了一圈无花果树,还养了许多其它的花卉,到了夏季大姐家院里姹紫嫣红,花娇果满,赏心悦目!年父亲病情加重,在与病魔整整抗挣了一年后,腊月二十九那天撇下他的亲人和他倾注了多年的无花果树,带着无尽地牵挂离开了人世。看来花草和人的确有缘,更何况父亲养育了它们半辈子,父亲走了不到一年大姐家也面临拆迁。说拆就拆,弄的大姐措手不及,父亲的无花果树也都被迫送人。因为我们姐弟都住楼房,没法收留。父亲的心爱之物——无花果树就这样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它带给我们今生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姐弟的心中!
原载年10月22日山西市场导报
温馨提示
本公号旨在推广美文,厚植人文情怀,在喧嚣的世界里为喜欢静雅的微友(文友)拓一方小小的诗意栖居地(茶坊)。无任何商业等私利,纯属一种职业习惯和使命驱使的公益行为。倘所选文章有涉“侵权”抑或说“未经授权”,望在公号或文末留言处说明,我们将及时删除。感恩理解!多谢合作!
积情养气厚德阔识成功无学幸福有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paisafe.com/jbyf/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