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得高血压后并没有什么感觉,特别是血压逐渐升高、缓慢进展型的人群,或青壮年,大约有一半人无症状,或偶尔出现头晕、头痛等不典型症状,
因此,很多人在无意中测血压或者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可能高血压的病史已经很久了。
虽然,患高血压后可能没有症状,但并不等于没有危险,高血压其实是一种“血管性疾病”,主要导致细、小动脉病变,它引起的并发症很多、很常见,部分存在生命危险,因此我们常说:高血压是健康“隐形杀手”。
高血压并发症:指由高血压引起的器官损害。
血压高导致细、小动脉硬化,使得管腔发生严重的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器官的梗死,如脑梗死、心肌梗死、周围器官的梗死等等,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危及生命。
所以说高血压后没有症状,不代表没危害,它会慢慢破坏身体的心、脑、肾、视网膜等,
1、心脏:如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2、脑卒中: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如主动脉夹层;
4、肾损害: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底: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我国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心脏损害(冠心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哪些人容易发生合并症?
血压越高;
病程越长;
生活方式越不健康,如吸烟、饮酒、肥胖者(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BMI》28kg/m2)、久坐不动、压力大、精神紧张等;
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如同时患糖尿病、血脂高、有早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父母亲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50岁);
这样,心脑肾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一般来说,血压从/75mmHg起,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1倍。
在50岁以前,舒张压(即常说的低压)高的危险性较大,在50岁以后,收缩压(即常说的高压)高的危害更大。
不仅血压水平的高低有影响,而且血压的波动程度越大,危害越大;
而清晨和夜间血压高,会增加靶器官损害及临床事件发生的风险。
高血压一旦发生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后果严重,
因此,一定要重视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高血压人群建议每年常规体检,尽早发现高血压的合并症,调整药物,重点是积极控制血压,使血压控制达到目标值,尽量服用长效类药,减少血压波动,这样有效的减少高血压并发症。
同时,戒烟戒酒、减轻体重、适当活动锻炼,控制血脂、血糖,也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