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与高血压疾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大概有一千多万。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3.3亿,常见于40岁至50岁人群,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甚至20多岁的年轻人都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不光有自身的危害,还会引发一些并发症。高血压性心脏病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现在很多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高血压,所以没有进行治疗,平日也没有对生活习惯进行规划,导致长期高血压对心脏造成负荷过重,出现心肌代偿性的肥厚,严重的出现心力衰竭。一般表现的症状就是患者所说的疲劳,气喘,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还要避免心脏负担过重,需要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着凉等。
注意事项1、保持平和、豁达心态:情绪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宜过于激动、愤怒、紧张等,否则易出现头晕、心慌、耳鸣、乏力等症状。因此患者要保持乐观、豁达,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喜怒哀乐都有“度”。
2、保暖防寒:在寒冷环境下,尤其在气温骤降时,血压会升高,继而加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的负担,不利于稳定病情。在季节变换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作好保暖工作,特别是对头部、面部和四肢的保暖。
3、保证充足睡眠:休息时间充足有助于患者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还能放松身心,对身体的恢复非常重要。
4、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体重,扩张血管,增强心肌功能。患者不应长期卧床,不仅是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也应在病情允许范围内进行体育锻炼。但心脏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凡事量力而行。适合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有:气功、太极拳、散步等。
5、减轻体重:肥胖会增大心脏负担,所以肥胖者比正常体重的人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因此,降低体重有助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减轻心脏负担、控制血压,利于控制病情、恢复健康。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人不仅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而且比正常体重的人易发生动脉硬化。
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时间一般在出现高血压之后10年左右,未长期有效控制血压是根本原因。所以,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应该在心脏未发生病变时控制住血压,并调理饮食、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心脏负担过重。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支持原创投稿秘书处:hpc_cmda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白癜风能够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