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格桑花心血管时间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由多种高危因素互相作用、机制复杂且不断进展的独立性疾病,常导致心、脑、肾、视网膜等多个重要组织器官功能与结构发生改变。
高血压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高,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病程越长,受累器官往往就越多,因此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加强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心脏损害冠心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即为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达83%,其中管腔狭窄>50%者占39%[2]。研究发现,高血压水平越高,病程越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越严重或病变范围越大。平稳控制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关键,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压的目标为/80mmHg以下。
脑部血循环障碍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第一杀手,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血压不仅可引起脑大、中动脉病变,也会引起小血管粥样硬化及管腔狭窄等节段性破坏与血栓栓塞进而形成梗死灶。因此对脑卒中的防治,最重要的是长效降压药物平稳控制血压。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也有效,使血压降至/90mmHg以下,/80mmHg以下则更佳。
肾脏损害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若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其肾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进一步加剧,发展为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为尿毒症。而高血压性肾病又反过来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高脂血症研究发现40%的高血压患者TC62mmol/L,而TC62mmol/L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4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血压越高,冠心病的风险性越高。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对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起协同叠加作用。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同时还应选择对代谢综合征副作用较小的降压药物,如ACEI或ARB。记得要定期复查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
眼底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合并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的发生也有着很大的关系[3],要加强血糖控制,争取空腹、餐后及糖化血红蛋白都达标,必要时同时服用止血剂、血管扩张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