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炒米 > 炒米吃法 > 我的小县城生活日记19大年初二,回娘家

我的小县城生活日记19大年初二,回娘家

发布时间:2024/6/30 16:53:51   点击数:

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无论相隔多远,无论车票多么难买,外出的游子总是想尽办法回家过年。

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着火锅,聊着一年来的收获与喜悦,所有的困顿与疲累都烟消云散。

中国人的“年”既神秘有充满了欢乐,春节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讲究。

01

今天是大年初二,在我们小县城里,今天是女婿拜年的“法定日“,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女婿要同行给岳父岳母拜年。

今天在我们当地也叫“姑爷节“。

在旧时代,嫁出去的女儿除夕和初一是不能回娘家的,因为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初二才能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

我们家却没有这样的讲究。我没有公婆,从结婚起,我们一家人就在我父母家过年。

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没有真正在初二给父母拜年。

记得儿子5岁那年,大年初二我们一起去我父母家,儿子在楼下不肯上去,他说:我要去外婆家。念子(我弟弟的儿子)去外婆家了,我也要去。

我告诉他我们就是去外婆家,他不信,哭着说这是奶奶家。

这也怪我们,因为我结婚前公婆就都不在了,儿子出生后就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他一直叫我的父母为爷爷奶奶。

儿子没有将我父母家当成外婆家,我也忘记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了。

02

今天大年初二,我们去给父母拜年,家里只有小妹妹一家来了,大妹妹去乡下见姑姐们了,弟弟一家回娘家了,母亲准备了好多饭菜,只有我们六个人吃。

儿子说:奶奶家过年越来越不热闹了。

我说,今后只会越来越不热闹,因为奶奶年纪大了,你们也大了,你们都会成家,奶奶家已经不是你们最优选的地方了。

小时候,父母就像老母鸡一样护着我们,我们长大后,无论离得多远,父母家还是我们最想回去的地方。

父母家不仅是我过年必回的地方,也是我儿子从小长大待得最多的地方。

每年的除夕我们四姊妹都会去父母家过年,一直到孩子们开学,我们才各回各家。

今年,大妹妹的儿子儿媳出国旅游了,初三才回国,妹妹妹夫到乡下陪母亲吃了团年饭就回到我父母家了。

小妹妹两口子回沙市陪母亲哥哥一家吃了团年饭也回来了。弟弟一家回新沟陪父母吃了团年饭也赶回来了。

我们一家中午陪我母亲简单吃了一点,每到过年都会过年饱,都不觉得饿。老公和儿子吃完饭就回家了。

我留下来和母亲一起准备下午的饭菜,父亲去世前,过年都是父母一起准备,我们只需要带上嘴巴就可以了。

父亲去世后,这两年来,母亲身体越来越差,我提议每年我们来帮忙做饭,吃完饭我们收拾,让母亲休息。

03

即使这样,母亲也累的够呛。

腊月二十八晚上,母亲就开始准备炸肉丸、炸花生等等需要炸的吃食;腊月二十九晚上,母亲开始卤菜,母亲弄的卤菜是一绝,比馆子里的卤菜好吃太多了。

母亲做的三鲜汤也是一绝,我们四姊妹白吃不厌,我们的下一代也喜欢吃奶奶做的三鲜汤。

每年过年我们家餐桌上一定会有三鲜汤。今年我想学着做,但看了母亲的操作过程我放弃了,这个还真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还是老老实实吃吧。

三鲜汤是我们对娘家最初的记忆,也是母亲留给我们最深的爱。

童年时,物质没有现在丰富,但爷爷奶奶准备的炒米糖、麻糖甜蜜了我们的童年。

后来我们成家了,爷爷奶奶去世,母亲接过了照顾全家的担子,母亲的饭菜温暖了我们的胃也安抚着我们疲惫的身心。

今年进入二月就开始下暴雪,气温特别低,如果不开空调,室内温度也是零下,母亲准备的吃食都不用放进冰箱了。母亲说:你们上班之前每天都来吃饭,我都准备好了。

在母亲家过年,我们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敲门就有热腾腾的饭菜,我们依然是孩子。

大年初二,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孝敬父母,善待家人,就是为自己积累好运,招福纳财。

今天是大年初二,给您拜年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paisafe.com/jbyf/1326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