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并发症 > 疾病诊断 > 世界地理知识百问6

世界地理知识百问6

发布时间:2022-4-27 12:03:03   点击数:

51.太平洋有什么特点?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的35.3%,为海洋总面积的49.8%,比地球上陆地总面积还大五分之一。东西之间最大长度,从巴拿马到克拉地峡为19,公里;南北之间最大长度从白令海峡到罗斯冰障为15,公里。太平洋是世界最深的大洋,它的平均深度为4,米,(不包括属海为4,米)比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还要深米。水深超过3,米的大洋底面积占85.7%。全世界海洋中已发现深度超过10,米的海沟有六处,全部在太平洋,其中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最深点位于北纬11度22分24秒,东经度35分30秒,水深1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太平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多的大洋,整个大洋的水量为72,.7万立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水量的53%。太平洋还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岛屿面积共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部分岛屿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海域,东部的岛屿既少又小。伊里安岛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岛屿,面积78.5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二大岛。太平洋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大部分处于低纬地带,北部受北冰洋影响较小,所以太平洋水温较高,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为19.1℃,比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温高1.7℃。该大洋还具有较完整的环流系统。太平洋的海底地形非常复杂,高低起伏变化大,大洋中部有一系列海底山脉和海底高原及宽广的深海盆,边缘有深海沟,与周围大陆板块交接处多火山地震,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拥有极丰富的海洋资源,鱼产量在各大洋中居首位;石油、天然气、煤等是浅海区的主要资源;深海区的锰结核尚未利用,至今仍以较快速度堆积着。太平洋在国际交通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东有巴拿马运河,西有马六甲海峡,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中部有许多岛屿可作为中继站,所以联系亚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的许多重要海、空航线都通过这里,它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活动场所。

52.太平洋完整的洋流系统是怎样分布的?

太平洋的洋流多而复杂,形成的环流系统在各大洋中是最完整的。在盛行风系、邻近大陆的海岸轮廓、岛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赤道至南北纬40°左右的范围内,南北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部为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里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为反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这一环流系统因位于中纬度,水温较高,所以称为暖水环流系统。在北纬40°~50°以北的太平洋中又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逆时针环流,由阿拉斯加暖流(阿留申暖流)与千岛寒流(又称亲潮)组成,千岛寒流同黑潮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东流,随同北太平洋暖流回到极地海域,形成一个水温较低的寒水环流系统。在南纬50°以南直到南极大陆的高纬地区,因无陆地阻挡,故西风漂流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形成全球性的西风环流。

53.秘鲁寒流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寒流?

秘鲁寒流又称洪堡德寒流,是寒流中最强大的一支。它始于南纬45°左右,贴近南美西海岸北流直到赤道附近,洋流长3,~5,公里,宽公里以上,流速平均每小时0.9公里。在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加以沿岸盛行南风和东南风,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使平均深约米的中层冷水上泛到海面,海水温度很低。年平均水温一般为14°~16℃,比周围气温低7°~10℃,使近岸洋面多云雾,日照弱。由于海水上泛带来了大量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因此秘鲁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54.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如何?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它各大洋。年均温在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88%,其中年均温在25℃以上的面积约达35%。太平洋与其它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但由于有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点。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40°间,东部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40°~60°间,东部沿岸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的海水温度。而且在北纬45°~50°间和南纬50°~60°间,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差变化大的缘故。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平洋表层的水温1°~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入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55.太平洋海水盐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70%为氯化钠,14%为氯化镁。为了表示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人们常用盐度来表示,即1,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盐度的大小取决于蒸发与降水的多少,同时与结冰、融冰、大陆径流及洋流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太平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5‰,但各个海区含盐量的多少悬殊很大。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略偏北),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盐度低,从西部的34.5‰降到东部的33‰;在南北副热带海域,因终年处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尤其是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更高,北半球一般在35~35.5‰,南半球一般在36~36.5‰;高纬度地区,因气温低,蒸发减弱,盐度变小,北太平洋北部在32‰以下,南太平洋南部为33.5‰。太平洋西部黄海、东海,因受大陆径流的影响,盐度小,不足34‰,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靠近中美地峡和智利南部沿海,因降水大于蒸发,故海水盐度也低,小于33‰。总之,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之分布规律是副热带海域盐度较高,由此向赤道和两极渐低。从东部和西部海域来说,西部亚洲大陆沿海盐度较小,东部南北美洲大陆沿海凡寒流经过地区和多雨地区,盐度也较小。

56.大西洋的海底地形有何特点?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之间,南为南极洲,东南部和西南部与印度洋、太平洋相连,北与北冰洋之间也有宽阔的海域相通。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太平洋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整个大西洋水平轮廓具有东西狭窄,南北延伸略呈“S”状的特点。海岸线的特点是,北大西洋比较曲折复杂,多内海、海湾、岛屿和半岛;而南大西洋海岸较平直、陡峻、单调,海沟、岛屿、半岛也较少。大西洋的海底地貌,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中部有一条顺应其轮廓走向的巨大海底山脉,通称大西洋海岭。北起冰岛南延至南纬55°附近的布维岛,全长15,公里,走向与海岸平行略呈“S”形;海岭宽度一般1,~2,公里,约占整个大西洋宽度的三分之一;岭脊一般距海面2,~3,米,有的部分突出海面成为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阿森松岛、布维岛等。大西洋海岭由一系列平行岭脊组成,岭脊中轴有一宽30~40公里之断裂谷,这是大西洋逐步扩张而形成的,是新洋壳的诞生处,地壳薄弱,多火山、地震。大西洋岭脊被一系列横向断裂所错开,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罗曼奇断裂带,水深7,米,把中脊错开1,多公里,成为沟通大西洋东西部洋底深海盆地间的唯一通道,是南北大西洋海岭之分界线。大西洋海岭东西两侧分布着宽广的深海盆地的高地。大西洋海底地形的另一特点是大陆架面积辽阔,约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69%,其比例之高仅次于北冰洋,远大于太平洋(占5.59%)和印度洋(占4.10%)。不列颠群岛周围大陆架最宽可达1,多公里。

57.墨西哥湾暖流为什么特别强大?

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暖流。沿北美大陆东岸向东北流击,至北纬40°附近进入西风带开始折向东流,并呈扇形展开,称北大西洋暖。南赤道暖流因受巴西大陆之阻而分出的北支——圭亚那暖流,经墨西哥湾流出变为佛罗里达暖流,与北赤道暖流北上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组成强劲的湾流。该暖流因绕经炎热的墨西哥湾后而流出,因此规模很大,水温很高。在佛罗里达出口处宽约60~80公里,出口后加宽到公里,深度达米,流速每日~公里,表层水温度27°~28℃。湾流及北大西洋暖流所经之地水温和气温大幅度升高,在强大西风吹送下向东北可直达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使欧洲西北部也成为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洲东岸和北美东岸气温要高出15°~20℃,位于北极圈以北的苏联北冰洋沿岸港口摩尔曼斯克港成为不冻港。墨西哥湾暖流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除上述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加上南赤道暖流北上的圭亚那暖流外,还有墨西哥湾接受了由信风不断赶入的暖水,使墨西哥湾成了巨大的“热蓄水库”。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强大而高温、高速的佛罗里达洋流,与从东南来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后,声势更大。

58.印度洋的洋流有什么独特性?

印度洋因位于印度半岛周围而得名。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总面积为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它与其它大洋相比,有其独有的特征。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为大陆包围,是封闭的,南部开敞;北部海岸曲折,多海湾、海峡、岛屿和半岛,南部和东西海岸平直,少海湾、内海、岛屿和半岛。印度洋绝大部分在北纬23°以南,主体部分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带、热带和副热带范围内,所以有人称印度洋为热带性海洋。由于印度洋处于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三个板块的交接处,故形成印度洋特殊的“入”字形中央海岭和大致沿东经90°南北走向的东印度洋海岭(或称90°海岭),使海底地貌复杂多样。印度洋北部由于印度洋和亚洲大陆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季风洋流。印度洋北部在冬季吹东北季风,使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逆时针环流;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顺时针环流。印度洋南部低纬度吹东南信风,中纬度吹盛行西风,形成比较稳定的逆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等组成。

59.北冰洋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抱。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海上运输来说,北冰洋航线是苏联欧洲部分与远东地区联系的捷径,从摩尔曼斯克到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的航距为10,公里,走此航线比绕道苏伊士运河要近13,多公里,比绕经好望角的航线要缩短二万多公里。北冰洋在航运上的最大缺点是通航期短暂,除巴伦支海南部全年不冻外,苏联、美国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仅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够通航。即使在短暂的通航期内,也必需靠破冰船开道,而且运载能力有限,船舶吨位一船为4,~5,吨。通过北冰洋上空的空中航线,年首航成功,它是东亚、北美、西欧和北欧间最短的空中通道,从日本的东京经阿拉斯加和北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航空线,比原来的航程缩短2,公里。另外,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和浮冰虽不利于船只的行驰,但对潜艇的活动十分有利,如由于冰的遮蔽可以使潜艇摆脱飞机和侦察卫星的监视;浮冰的漂流有碍于监听设备的追踪;由于冰与冰之间的挤压和冰与水之间的冲刷而产生的噪音,使舰艇的声纳装置受到干扰等。近年来苏美两国越来越多的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冰下游弋,一则说明这里的战略地位重要,二则也利用了这里的有利条件。总之,北冰洋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许多国家都加紧了在这个地区的活动,特别是美苏两国都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建立了许多针对对方的、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基地。

60.北冰洋的海底地形有何特征?

北冰洋古称北极海或北冰海,这一名称源于希腊语“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之意。年荷兰地理学家瓦烈尼乌斯认定它为独立的海洋,年伦敦地理学会上被正式命名为北冰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海岸最曲折、岛屿众多的一个洋。总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3.6%,体积1,万立方公里,占海洋总体积的1.24%。北冰洋的水平轮廓近乎一半封闭性的地中海,海岸十分曲折破碎。岛屿的数量和面积仅次于太平洋居第二位,有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56万平方公里),加拿大的北极群岛(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群岛。北冰洋是深度最浅、大陆架面积宽广的一个大洋,平均水深1,米(一说1,米),最大深度为5,米(斯匹次卑尔据群岛北,低于北纬82°23′、东经19°31′的利特克海沟),水深不足米的面积约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5.8%;水深超过3,米的面积仅占15%(其中4,米以上的只占2.17%)。北冰洋海底地貌突出特点就是大陆架非常宽广,特别是亚欧大陆北部最宽,一般~公里,最宽处近1,公里(水深50~米),阿拉斯加以北大陆架较窄,仅20~30公里。这些大陆架大部原为陆地的一部分,第四纪冰期以后才下沉成浅海的。北冰洋海底地貌的另一特点是起伏不平,一系列海岭、海盆、海槽和海沟交错分布。北冰洋中部有一横贯的海底山岭——罗蒙诺索夫海岭,自新西伯利亚群岛经北极到埃尔斯米尔岛,全长1,公里,宽60~公里,高出洋底3,米,岭脊距海面约1,米左右。洋底山地坡度大、陡峭,有火山喷发,系构造断裂褶皱山,山脉由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海岭把整个北冰洋分为两部分,面向北美洲为加拿大海盆,面向亚欧大陆的为南森海盆,两部分在海流、海水运动方向和水温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在加拿大海盆以西有一条门捷列夫海岭,长1,公里,相对高度小,坡度平缓。在南森海盆外侧有一北冰洋中央海岭,又称南森海岭、加克利海岭或奥托·斯密特海岭,由几条平行海岭组成,自拉普帖夫海经格陵兰岛北端到冰岛接大西洋海岭。总之,对北冰洋海底地貌的了解还很不够,但已知大部为冰覆盖的北冰洋不是陆地,不是群岛,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深海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paisafe.com/jbzd/1195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