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并发症 > 疾病分类 > 健康科普高血压的十个认识误区

健康科普高血压的十个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22-6-14 11:30:04   点击数:

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借高血压日和大家聊一聊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一、我没有头晕头痛,没有任何不舒服,就是血压偏高点,啥都不影响,不用理会它

高血压是一个无声杀手,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无症状起病,仅少部分有头晕、颈项部僵硬感。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就需要测量血压。年龄大于18岁者,建议每2年测1次血压;35岁以上者每年测1次血压;对有高血压危险因素者(血压在~/85~89mmhg、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建议每6个月测1次血压。高血压对于脏器的影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会影响心、脑、肾、眼、外周血管。出现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出血、脑梗死、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视网膜病变及外周血管狭窄等。所以不是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二、我不想吃药,听说是又伤肝又伤肾,一旦吃上就再也停不了

高血压是综合因素导致的,除了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外90%以上都是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并发症,二级及以上高血压均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除了药物外其他的影响因素也需要干预,比如肥胖者减重,不爱活动者需要养成锻炼习惯,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每天<5g,戒烟戒酒等,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大家知道大部分降压药物是经过肝脏代谢,经过肾脏排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肝肾都有损害。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尽相同,目前市面上的药物都是经过正规的药物临床试验才上市的,仅有一小部分人有不良反应,凡事应当权衡利弊,相比高血压导致的致死、致残的后果而言,服用药物依然是利大于弊。

三、我们邻居吃的保健品说可以根治高血压,我也想试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保健食品也应运而生,各种宣传让人目不暇接,很多保健品声称可以治愈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是实际上保健食品不是药物,没有明确的降压效果,保健品说明书也明确标识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人们要擦亮眼睛。

四、给我开个便宜的药,现在就吃好药,以后就没有药可用了

关于药物选择方面,首先是安全、长效、降压平稳,其次是价格、服用频次等,只要可以把血压降下来,控制平稳就可以,当然如果价格便宜会更好。五、太早用药,以后会无效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如现在没有症状就不用药,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因为血压升高后,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血压控制越早,控制越好,才能更好的预防心、脑、肾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就越好。如果这些脏器已经出现了并发症,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六、家里没有血压计,把降压药物吃上就行了,有没有血压计测量不测量的无所谓降压药物吃上后需要规律监测血压控制情况及是否达标,不是药物吃上就可以了。只服药、不看效果,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paisafe.com/jbfl/1206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