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黄岩西街炒面店,点了一份炒鲜米面,甫一上桌,只见得新鲜,油亮,滚烫,面丝松散不板结,焦香、酱香、浓香扑鼻而来,确实把炒面做到了极致。配料很简单很平民,仅有包心菜、绿豆芽、豆腐干丝、鸡蛋丝、猪肉等普通的几种,历历可见,大部分还是面为主料。
炒面,是黄岩一大特色美食。估计就浙江东部的甬台温盛行,其他地方概莫有之。黄岩的炒面是炒米面,全国各地称之为粉的东西。但是在黄岩人的固有文化中炒面必是米做成的糆。面有两种细面和粗面,黄岩话分别叫为“面干(读音为煎)”“鲜米面”。两者同为米制的面,但也大不同,面干细、干、硬,可保存数年。鲜米面粗、湿、软,最多可存放数天。西街炒面两种面兼而有之,每次去,老板必问“要细面还是粗面”,当然,如果一看你就是本地人则直接方言“要面煎炒还是鲜米面?”。看来,还是颇受外地游客欢迎的。
西街的炒面,是把黄岩炒面的平民化和快捷化做到最极致的一家店。
一个平底锅,一盘半成品的湿面,几把配料,客来下锅,几分钟就能出炉热腾腾的炒面,图得是新鲜,图得是快捷。换做家庭和酒店,根本做不到西街炒面这般几分钟出锅,扑哧扑哧大半天才能出一锅。而一般的快餐店又只能做到先炒后售模式,往往面已冷透,少了一份热度、一份油香、一份喷松。可以说西街的炒面,一般家庭炒面做不到这么精致,一般酒店做不到这么快捷。当然也比不上大酒店这般豪华,还配上各色海鲜。虽然西街炒面配料寥寥,炒法简单,但是做出来的面还是有滋有味,值得品尝。
他们家的夜宵配菜也还可以,卤味不错,猪心、肥肠、小猪肚皆可入肚。菜头汤,土豆,也能接受。唯有豆腐汤不行,没笃爽应(慢火长炖),根本没有味道,这水平实力太差了。比起南门的意林的豆腐汤来差距太大了。
西街炒面有两家店,一家在第一菜市场,另一家,就是我来的这家,在小东门。个人觉得,炒面和卤菜味道还是小东门这家分店好吃,而且环境也这边家好多了。
西街炒面只经营夜宵生意,每日傍晚时分才开门,一直营业到凌晨。有时生意火爆,都来不及炒面,就见得炉火映天,煎油啧啧,炒面翻飞,磕蛋如雨,一会儿就起锅数碗,撒把葱花,飘香阵阵,又马上进入下一波的炒面制作中了,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
不过,炒面虽好,但也不能多吃。因为想要炒面好吃就要油多,想要炒面油亮就要油多,想要炒面松散不板结就要油多,所以这炒面油多就是特征,导致每一根面里都能渗出油来了。若能少点油就更完美了。
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西街炒面